老兵事业发展网军事历史 • 正文

淮 海 车 轮

      

          

     作者/李林

 

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风火中

辽沈、平津、淮海

三大战役的历史

是一尊最辉煌的军事艺术雕像

是一座最壮丽的人民战争殿堂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

攻城掠地

厮杀呐喊

如万里惊雷在北国大地震荡

动摇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大厦根基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夺得天下的豪情万丈

越过高山

淌过江河

已凸显胜利的暑光

连国民党反动派都不怀疑这一战争走向

公元一九四八年初冬

决定中国命运的淮海大决战

在党中央运筹帷幄中打响

从东海之滨

到黄河之畔

达淮水两岸

千里壮阔

风云激荡

一支由老百姓组成的独轮车队伍

踏着血色的黎明

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

浩浩荡荡

似火山喷发的岩浆

在广袤的中原大地流淌

国民党反动派

带着灭亡的恐慌

抱着苟延残喘的幻想

企图仗着

全付美式武装

八十万精锐对抗

现代化后勤保障

来挽救失败的下场

我六十万人民解放军

没有敌人的武器精良

也没有现代化的后勤保障

却有五百四十万老百姓的蹈火赴汤

 

获得了土地的农民

要守卫胜利食粮

解放了的广大群众

要维护幸福安康

感恩救星共产党

情意满腔诉衷肠

“倾家荡产,支援前方”

一个家庭

十个家庭

千千万万个家庭

投入到这支援前线的海洋

那堆积如山的各类支前物资

是人民用血汗凝成的巍峨

是百姓用铁骨塑造的厚重

是埋葬蒋家王朝的千山万壑

是民心所向的一往情长

八十八万辆独轮车

七十七万头牲畜

三十三万副担架的

支前民工武装

铺展成气贯长虹的壮美画卷

汇聚成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

这力量

将掀起东海的狂涛

这力量

将搅动黄淮的巨浪

倒海翻江

势不可挡

穿越在炮火纷飞的战场

行进在枪林弹雨的前方

一袋袋军粮

一包包军装

各类弹药一箱箱

阵前伤亡战士的送往

不落下一综一项

成为淮海战役胜利的根本保障

中原大地

沃野千里

古往今来

群雄虎视

有多少逐鹿中原的历史大剧

在这片土地上演

又有多少英雄豪杰含恨谢幕

魂魄陨落疆场

“得民心者得天下”

是王朝兴衰

战争胜败的

千古不变的至理绝唱

纵观历史苍茫

春秋霸主的崛起

战国七雄的傲视

秦皇汉祖的一统

历代英雄豪杰的纵横驰骋

无不倾注了“亲民重本”的战略思想

割据政权

帝王将相

施恩惠民的小义

也只为了王朝少数人的愿望

中国共产党为了全体人民的翻身解放

早有

铁锤镰刀的理想

立党奋斗的志向

人民贴心所向

百姓敬重神往

是时代的必然

历史的趋向

从而

不惜生死守望

不惧身负重伤

父亲倒下

儿子顶上

丈夫牺牲

妻子随往

演绎了一幕幕

前赴后继

艰苦顽强的

火线景象

在支前队伍中

没有泪水流淌

没有惧怕退膛

只有祭奠亲人的一身孝装

在战火硝烟中默默的传递着哀伤

化悲痛为力量

驱动着淮海车轮

滚滚不息

奔向前方

 

棉衣棉鞋温暖心房

抵御了寒冷冻伤

保证了战士们战斗的情绪高昂

四十四亿斤军粮

在火线迸发出一股股热浪

吞噬着阵地上的魑魅魍魉

每天30万发炮弹的释放

带着军民的怒火满腔

在敌军营垒炸响

一个团

一个军

一个兵团

在隆隆炮声中消亡

敌军五十五万人的黄泉命丧

把淮海战役胜利的凯歌奏响

 

这是人民解放战争最伟大的胜仗

这是我军以少胜多的精彩篇章

它书写了世界军事战例的辉煌

更是人民战争最完美的一章

也宣告了长江以北国土的完全解放

陈毅元帅动情的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正是:车轮滚滚天上来

      担挑飞跃出沧海

      龙虎奔腾中原定

      但使狂飙扫阴霾

历史的风云由人民挥舞

历史的车轮是人民推动

人民就是江山

江山就是人民

人民就是江山

江山就是人民